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notion image
似乎互联网界也迎来了「复古」的潮流,已经久不更新的生产力工具被 Notion 和 Roam 推到了大众的聚光灯下,而许久波澜不惊的 Email 领域也被老牌「工作方式」公司 37signal 新开发的邮件解决方案 Hey.com[1] 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 
说起 37signal 可能略微陌生,basecamp 这个赫赫有名的产品便是出自他们之手,但相对于产品,他们的几本书在国内可能更加出名:《Rework》[2]《Remote 》[3]都是当年的创业者几乎人手一本的创业指南,而书中大胆犀利的观点也影响了许多公司 —— 这也说明他们是一家很会「输出理念」的公司
 
人是情绪化的动物,在社交网络及推荐引擎时代,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鼓动。我依稀还记得2011年移动互联网泡沫的时候,一个叫「 Color[4] 」的 App 也是非常的撩人心弦,因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 —— 弹性社交网络,Color会根据环境的灯光强弱、距离、朝向、速度甚至声音将用户自动分入不同的小组。例如,附近有三个用户,两个人在屋里,一个人在屋外,那么屋内的两个人将自动成为一个群组。Color 凭着这个抓眼球的概念,成为后 PC 时代社交黑马,获得了4100万美金的天使融资(21个月后以700万美金卖给了 Apple )
 
回到 Hey.com[5] ,关注到他们是 Hey 发布在其官网的宣言非常具有挑动性,国内各种产品/投资人群里面都在讨论。加上前几天创始人怼苹果 Appstore 的收费策略[6],关注度一路上升。
 
在拿到测试版试用之后,整体产品来说保持了其一贯的水准,设计上非常有自己的特色,让你一看就知道与众不同。产品的完成度也相当高,官网承诺的东西都实现了(这一点比 Color 要好太多太多)。但如果你没有仔细看过他们的宣言,或者没有了解功能设计背后的理念,只是单纯开始使用这个新工具,保证你会一头雾水。
 
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 —— 理念先行,接受了理念之后再体验产品,而不是传统产品设计中提到的,让用户无需学习。
notion image
我花了点时间翻译了其产品宣言和20个产品功能,然后对对产品功能进行了归纳和整理。这是一个褪魅的过程,在我看 Hey 的宣言时,就像看网络爽文一样舒服,似乎立马就想掏钱加入讨伐 Gmail,hotmail 这群不争气的老家伙的大军。
 

Hey 的「大义」有几个

1.电子邮件是个宝藏,但是目前让人沮丧。你应该掌控谁给你发邮件,而不是让垃圾邮件塞满你的邮箱 —— 我想这个观点大家很少有人会否认。2.大公司们不作为,人们上一次对电子邮件感到兴奋还是16年前Gmail发布的时候。—— 你也会点头,因为确实许多年没人改造了。3.现代电子邮件App的功能丰富,但缺乏理念。没人教你该如何「使用电子邮件」,只是提供给你一个工具,而我们会提供给你一套工作流 —— 你也会点头,因为确实如此。而这也是在你心里埋下了接受他们理念的种子。
 

然后他们开出的药方是(仅摘取部分,括号为个人解读):

A platform, not a client | 一个平台,不是一个客户端
要想对电子邮件进行重大、有意义的升级,你需要建立自己的平台。这就是为什么HEY不是一款位于Gmail、Outlook、iCloud、Yahoo等之上的应用。HEY是一个完整的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。你不是用HEY来检查你的Gmail账户,而是用HEY来检查你的HEY账户。它是自己的平台,它是你所需要的一切。
(付费的理由充分合理,对不?)
 
No consent, no attention | 没有同意,没有注意
任何人只要掌握了你的电子邮件地址,就能随时吸引你的注意力。当他们发送电子邮件的那一刻,它就在你的收件箱的顶部,在你的脸上,在你的口袋或手腕上嗡嗡作响。不再是这样。有了 HEY,除非你明确允许,否则没有人会出现在你的收件箱中。如果你不同意,就永远不会再收到他们的信息,就这么简单。
(确实是一个我们日常讨厌的情景,会引起共鸣)
 
Get less email | 获取更少的电子邮件
一些 App 承诺帮助你加快电子邮件的处理速度。但这就像是治标不治本。要想在 Email 管理方面取得进步,唯一的办法就是少收邮件。HEY就能解决这个问题。首先,在源头上(由你决定谁能给你发邮件)。其次,在界面上(通过将你真正需要看到的东西与其他一切分开)。这是一个深刻且有效的转变,你用了之后再也回不到HEY之前的日子了。
(开始价值观输出)
 
Workflows, not workarounds | 工作流程,而不是工作方法
在某件事情上加星号或标记,以表示十几种不同的意思。给自己写草稿,因为你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记笔记。做一件事代表另一件事的日子已经结束了。Hack 式、迂回式的工作流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HEY为您提供了适合当今人们电子邮件方式的工作流程。
(继续价值观输出,为邮件备注功能打伏笔)
 
Start fresh | 重新开始
人们的第一直觉是,无论在哪里切换到一个新的电子邮件服务,都要带上他们的全部电子邮件历史记录。但这是一个重大的负担,99%的邮件都是死的。HEY不会从其他服务中导入电子邮件,因为我们相信一个新的开始是一种祝福,而不是诅咒。一个与过去断绝关系,重新开始的时刻。一所新房子,有新的家具,而不是一个装满了你在大学里所有旧的蹩脚的东西。
(灌输一个理念,让你继续用下去。我就遇到了打开新邮箱完全无法体验其对「爆炸」邮箱整理的快感 —— 仔细想想也很难,因为 Hey 的很多功能还是需要手动标记,如果直接大量邮件轰炸,体验会很糟糕)
 
Their mess isn’t your mess | 他们的烂摊子不是你的烂摊子
电子邮件的永远是发件人比收件人受益。如果有人先给你发邮件,他们就可以给 thread 起名字(而且通常是 “哟 “或 “更新 “或 “想法 “之类的非描述性thread)。如果有人给你发了四个关于同一件事的独立 thread ,你就会陷入一团糟。HEY可以让你重命名线程,让它们有意义。或者将多个主题合并成一个。即使不是你发起的,HEY也能给你清理混乱的权力。
(其实场景不多见,但会给你一种,用了 Hey 你就当家做主的感觉)
 
HI not AI | HI 不是 AI
电子邮件最好是由一个人掌舵。那就是你。你更擅长决定事情的走向,你的意图是什么,以及你希望事情如何设置。在机器能够猜测你是否真的想看那封邮件,是收件还是通讯,甚至你应该给别人写什么之前,它们还有很多学习的工作要做。在hey,是人类智能高于人工智能。HI > AI。
(一个看似缺点不够潮的功能点被转换了视角引起大家认同)
 
You don’t need to read everything | 你不需要什么都看
阅读/未读是电子邮件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,不必每个都处理,交给我们就好。在HEY中,只有某些类型的邮件是需要标记已读或未读的。其余的只是存在就好了。你不需要将一封通讯、营销邮件或货物确认标记为已读。事实上,大多数电子邮件不应该带有阅读它们、处理它们或跟踪它们状态的义务。它们只是信息,不是对话。
(能获得认可,但实际使用的时候非常的不习惯)
 
No bother | 不打扰
你不需要被提醒何时检查你的电子邮件。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推送通知在HEY中默认为关闭的原因。你应该在想查看的时候查看,而不是有人提醒。但有时你绝对想知道某些人何时给你发邮件,有了HEY,你可以有选择地打开某些人的通知,甚至是整个线程的通知。这样,当你收到HEY的推送时,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对你真正重要的人。
(非常小的功能点,但能让你「信息降噪」,感觉到某种放松,从这个角度来讲,不同比优秀更重要)
 
Counterintelligence | 反隐私泄露
你知道仅仅是打开一封邮件,就能与原发件人分享你的各种个人资料吗?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?当电子邮件间谍跟踪器隐藏在电子邮件中时,他们可以告诉发件人你打开他们的电子邮件的频率,你的一般物理位置,甚至你的手机品牌。我们认为这是对您隐私的侵犯,所以HEY阻止了几乎所有追踪您电子邮件行为的尝试。阅读更多关于电子邮件间谍追踪的信息
(这算是个刚需的理念 + 功能)
 
Don’t contribute to footer crap | 不要为脚下的垃圾做贡献
你知道那些签名比内容本身还长的邮件吗?电子邮件的结尾是一堆热气腾腾的法律条文,说如果不是为了你就不读,或者是一堆社交网络图片?够了! 它没完没了,浪费,简直让人讨厌。所以,我们要致力于成为我们想要看到的改变。在HEY中,没有自动签名或页脚。邮件已经说明是你写的。如果有人需要你的电话号码,他们可以问。
(小细节,但是能引发巨大的共鸣,还会让大家觉得「匠人精神」充分,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。)
 
Pay with money, not privacy | 用钱支付,而不是隐私
有很多 “免费 “的电子邮件服务,但免费的电子邮件花费了你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—— 你的隐私和你的个人信息。我们对您的个人数据不感兴趣。它永远是您的,而不是我们的。我们只是对HEY收取统一的、全包的99美元/年的费用。这使得我们的业务无需出售你的数据,向你做广告,或以其他方式参与不择手段的营销策略。我们制造一个伟大的产品,你为它支付一个合理的价格 —— 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。
(好的,掏钱吧,我都讲了那么多了。)
 
Long haul | 长期服务
人们害怕更换电子邮件提供商的原因之一是,他们不确定新的提供商是否会坚持下去。他们会歇菜吗?他们会不会卖掉?即使是像Google这样的公司,也经常会扼杀产品,让他们的客户悬而未决。我们不会这样做。在Basecamp(HEY的制造商),我们致力于支持我们的产品 直到互联网结束[7] 。有了完全的独立性,加上21年的记录,我们会长期在这里工作。我们将为您提供正确的服务。
(让你安心付费多一些理由)
 

 
是不是很有蛊惑性?是不是已经有点兴致勃勃?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忍受这些情况,也已经习以为常。但是看到这些充满了「强烈观点」的宣言,内心一直在不停地点头,似乎进入了某种现实扭曲立场。而当你看完这些宣言再看他们发布的功能后,就会觉得: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,我需要这套服务来让我的工作方式变的更好。 这就是一篇宣言带来的力量,或者说观点带来的力量。如果没有这篇宣言,单独把这个邮件服务的功能点写下来你再感受下:
  • 默认不开启通知,但你可以设置个别人提醒(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?)
  • 你可以修改任意邮件的主题,或者把多个邮件合并为一个主题(我干嘛要这么干?)
  • 直接查找所有邮件的附件(这玩意也值得拿出来说?)
  • 给任意邮件做备注,或者给任意对话中间插入备忘(我要这玩意干嘛?)
  • 可以依次展开所有邮件一口气读完(神经病?!)
  • 你要付费 99美元/年创建一个新的邮箱(免费的那么多我钱多烧的?)
 
感受一下差异?所以我说整理的过程是一个褪魅的过程。Hey 很好的把他们并不是「革命性」的改进,包裹在了一个更大的使命中 —— 「和十几年不更新的 Email 巨头开战,夺回你的隐私和控制权,让你凌驾于发件人之上」,让你向往一种更好地生活,一旦你接受了这个设定,就会觉得每个细节都如此的迷人和切中痛点,继而觉得 99 刀/年的费用四舍五入简直不要钱,我就是要享受这种 workstyle —— 想想当年 iPhone 发布的时候,是否也是有这种感觉?所以在《一天世界》的通讯中将 37signal 称为「贩卖工作方式」的公司还是很有道理的,毕竟接受他们的产品,其实就是接受了一整套工作方式理念。
notion image
在一篇关于 Hey 的评论中[8],有个看法我很赞同:拥有一个观点比充足的营销预算更有效
 
因为在这个时代复制 code 代价如此之小,而唯一不能复制的就是属于你的产品理念,进一步说是你融入到产品中的「独特观点」。如果你没有什么可说的,你就没有值得关注的东西。因为今天商业的目标不是卖给每一个需要你所拥有的东西的人。目标是卖给与你有相同意见的人 —— 那些相信你所相信的人。
 
写到这里,我并没有对 Hey 有任何的鄙夷,产品也在使用过程中给人了一些愉悦感(估计还需要时间来体验)。相反,我对他们非常的佩服,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在一片红海中找到自己的区隔,并且让人们争相传颂。而这种「宣言」,如果不是产品本身的设计者,交给营销人员是决计写不出的。
 
另外一个收获是,相较于 Persona 这种面向用户来设计的,能确保做良好的产品的流程来说,如果想设计出来一款伟大的产品,那么必须是基于全新的理念来设计 —— 优秀的产品没有硬伤,伟大的产品总是缺点明显。
产品沉思录 - 花园与溪流:建造花园的人将赢得未来产品沉思录 - 如何管理信息:P.A.R.A. 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