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「少即是多」这个词,对这个词疑惑是因为最近在拒绝一些需求时,会有一些人以「少即是多」来进行赞同。但我拒绝的本意并非是基于此原则,而是需求本身的合理性还值得探索。但「言辞不是事实」,自己对「少即是多」这个词反而有了好奇心 —— 它既不应该不代表一成不变,也不应该代表永远的简单和简陋,那么,到底这个词的起源在哪里呢?
带着这个问题,加上最近对设计哲学的反思,恰好碰到了一个「少即是多」的专题[1] ,特此整理出来与诸君分享(可复制文末链接查阅)。
由于原文内容比较长,在这里简要阐述一些对我的知识补充与启发(机器翻译不准确,欢迎反馈错误)。
关于「少即是多」的历史及现状
少即是多在西方世界出现的时间并不长,大约在 20 世纪初,主要来自于建筑师 Mies van der Rohe(1866-1969) ,在他的设计中,建筑从装饰性的风格变成简单干净现代风格,注重做减法。在一战后由蒙特里安的 De Stijl 运动与德国的包豪斯流派发扬光大。
简化设计究其根本是因为社会阶级的快速变化(如世界大战爆发等),即从森严的等级体系转化为越来越多拥有权利的公民,曾经特权阶级用来打造自己身份地位的复杂设计逐渐被排斥,设计开始为更多人服务,所以少即是多,一方面是向传统权贵的挑战,另一方面也是让更多人负担起的手段 —— 兼具意义与实用性。
而在东方则是另一个起源。日本由于禅宗的兴盛,在 Mies van der Rohe 前 500 年就已经遵循了「Wabi-sabi」的哲学。起因也同样来自于巨大的社会变动 —— 应仁之乱后,民不聊生,这时候禅僧大量参与到社会运动中,让整个社会对于佛教的哲学「一切无常」开始逐渐接纳,放弃积极与消极的世界观,接受一切源自于「空」,也逐渐形成了侘寂之美的社会共识。
东西方的「少即是多」,均出现在社会资本疯狂地扩张之后崩溃的阶段。因为随着欲望的膨胀,「更多」带来了更剧烈的竞争,人们迅速的生产,大量的消费,然后由于分配问题和增长乏力,导致社会的破坏与瓦解。这也让许多人意识到对「更多」的追求最终会让一切变得「更少」。
由于当今世界主要运行的是「资本主义」的各种版本,「资本」对于扩张的要求,「效率」是唯一的准则,而非「幸福」。由于整个体系为效率不断优化,人与人的差距越来越大,虽然我们处于人类历史上最富足的阶段,但大家的安全感日益减少,因为担心被整个全球分工所淘汰,所以不断地「内卷」。
效率奖励胜利者,胜利者可以得到「更多」。但「更多」并不意味着幸福,比如不断变大的草莓,其味道却不如传统种植的。地球资源的限制,也注定了我们无法一直获得「更多」。「少即是多」的经济与其说是物质匮乏,不如说这是一种认识,对「更多」的追求,尤其是物质上的「更多」,只能解决我们的幸福的一部分。
关于「少即是多」的设计思想
1+1 = 2 ,是可以量化的输出系统;1+1 = ∞,则是不可量化的输出系统。前者是典型的 3A 游戏,投入产出比可以精确计算;而后者则是俄罗斯方块,能从发明到现在依旧让很多人沉迷。
我们过度强调「Don't make me think」,会让用户丧失掉释放自己潜力的机会。一如小孩子自行车的辅助轮,不能提供完美的平衡,也总是临时性的,但是这个过程能让骑车的孩子自己释放出来找到平衡的能力,这便是「这样就好」的设计哲学 —— 不去过度地设计。
在这里有两种少即是多的思想:
- 以东方禅宗思想「空」代表的,极小化设计元素带来最大的可能性,产品本身是一个容器,释放拥有者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典型如枯山水,无印良品,以及 Notion 等。
- 以西方功能极简主义代表的,确保基础功能的扎实,能不断地建立和拥有者之间的共同回忆,以保证价值持续。典型如 IKEA ,博朗[2] 的产品等
在少即是多的设计中,设计者尊重每个人都有「创造」的能力,不应该只是沙发土豆一样的「纯消费者」,好的设计应该能让消费者本身参与到设计本身中来。
专题中的许多案例,虽然在商业上来看并不一定成功,但是他们在「利润之上」的追求,是很值得思考和学习的。
少即是多,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技巧,而是一种设计哲学,一种尊重人本身的创造性,而甘愿将自己作为容器的哲学 —— 在这背后是对经济增长模式,人类与环境的关系,人类本身的幸福,人类自己的能动性的思考。
在今日疫情尚未结束,经济遇到瓶颈时,更值得我们作为设计者反思的是:如何拒绝物质层面「更多」的设计 —— 比如复杂而华丽的界面交互,冗余的流程等;更多地思考和更好地设计「更少」,然后让更多人享受到设计带来的价值,以及激发出更多人的创造力(而非消费欲) —— 就像当年蒙特里安对繁复的设计做出的挑战一样,也像任天堂和乐高一样。
推荐阅读:
[1]
少即是多的起源与意义:https://pmthinking.notion.site/706ad00c2e7b4b509794abcbef5195d9[2]
博朗设计师 Dieter Rams:https://pmthinking.notion.site/Dieter-Rams-f45900fb59b549b29a2430026ba3adfd- 作者:Tony·Chen
- 链接:https://www.tony-chen.xyz//article/6a58aac6-163c-439f-85bf-8534252c6d69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相关文章